“无糖” “0热量”
最近某品牌饮料有关“无糖”-“低糖”的报道上了热搜,不少人对此提出了疑问:无糖饮料喝起来还是甜的,但是又叫无糖饮料,那到底是否有加糖呢?对身体是否有害呢?为回答这些问题Bepure把有关糖,甜味剂,代糖等汇总了一些信息。
● 无糖饮料≠不甜●
首先大家要清楚,「越甜」可不等于「含糖量越高」,甜味的来源可以是糖,也可以是甜味剂,它们的甜度各不相同。
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规定,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 0.5 g / 100 g (固体)或 100 mL (液体) *,即可标注为「无糖食品」。* 含量少于该值表示基本不具备实际营养意义,可标注为 0。
但需警惕一类标注「不添加糖」的产品,它虽然不添加常见糖类,但有可能加了糊精或糖浆之类的浓缩糖溶液,以此「混淆视听」。
还有一些主打天然无添加的产品,虽然成分表里确实没有添加任何糖,但可能产品「原料」就富含糖分,比如果汁、乳制品或淀粉制品。
● 糖的益处和危害●
糖类的益处不胜枚举,首先可供给人体热量消耗,维持日常各项生理活动,其次糖还是构成人体诸多组织的重要成分,再者,糖可通过三羧酸循环等进行转换,形成脂类、氨基酸类等人体必需成分,但传统的糖,如“蔗糖”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如下的危害:
1、 蛀牙:口腔内生长着很多细菌,如果经常大量摄取糖类食品,这些细菌就会分解口腔内残留的糖类并发酵,产生酸性物质,侵蚀牙齿。
2、 肥胖:糖类食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后,一部分用来补充能量,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。除了满足这两个人体所需之外,剩下的大量糖分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。在人体和动物实验中也显示,富含果糖的吃多了之后会引起脂肪的过剩和堆积。
3、诱发性高血压:在美国有一份含糖饮料的调查显示,每天喝一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概率比不喝甜饮料的概率高20%,每天喝两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概率就会把这种风险提高到50%。
4、导致骨质疏松症:糖类食品在体内代谢需要大大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因此经常吃糖会引起缺乏维生素和缺钙等营养问题。
所以“无糖”食品和饮品逐渐成为新贵,特别是年青人更对“0糖 0热量”概念的产品情有独钟。现代食品工业,推出了“甜味剂”不参与人体代谢,提取成本很低,甜度高,如:安赛蜜与阿斯巴甜,三氯蔗糖是实现这些功能的重要手段。
然后是今年天然提取的“代糖”的出现,以”甜菊糖苷”“赤藓糖醇“等。相对传统甜味剂,这类产品保留了不参与代谢,低热量,口感好等优点,同时有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●国家检测标准●
为保证产品质量,国家推出了多个与“糖”相关的检测标准:
(1)GB 5009.8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麦芽糖、乳糖的测定
(2)GB 5413.5-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、蔗糖的测定
(3)SN/T 3850.1-2014 出口食品中多种糖醇类甜味剂的测定 第1部分: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离子色谱法
(4)GB 5009.7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
(5)SN/T 3854-2014 出口食品中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、甜菊双糖苷、甘草酸、甘草次酸的测定 GX液相色谱法
(6)GB 8270-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
●BePure的解决方案●
行业内代糖战场的上半场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之争,下半场是赤藓糖醇和三氯蔗糖之争,这场「甜蜜战争」一直在持续未曾停歇,BePure能够提供从传统糖类,甜味剂和天然提取代糖的全系列的标准物质。
在线留言